<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 : 首页
        >>史志研究 >>人物春秋

        红色记忆:读巴金《怀陆圣泉》

        发布日期:2023-02-27 15:5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365bet英国_365bet现金_365bet在线足球开户委党史研究室

        《怀陆圣泉》一文摘自《巴金笔下的人生随想》,是一篇言浅情深的悼文。巴金以此文纪念一位名为陆圣泉的友人,他是宁死不屈的抗日烈士,原名陆蠡,现代散文家、革命家、翻译家。在巴金的眼里,他是一位真诚、勇敢、文如其人的作家。

        陆蠡生于1908年。原名考源,字圣泉,笔名陆敏、卢蠡等,天台县平桥镇岩头下人。自幼聪敏过人,十一二岁即通时文、善诗。13岁负笈杭州,入蕙兰中学读书。1924年,考入之江大学机械系。他业余兴趣广泛,爱好创作,常为校刊撰稿,又喜爱天文学,观察天象,绘制星座图等。1931年秋,赴福建泉州平民中学,任理化教员。《天台县志》载:1934年,陆蠡转上海南翔立达学院农村教育科任教。一年后,因友人吴朗西和巴金等在上海创办文化生活出版社,邀其共事,便辞去教职,入文化生活出版社当编辑。由此开启了与巴金相识、相交的过程。

        巴金回忆道:“我们没有谈过十句以上的话。他给我的印象,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抗战前两年参加了书店的编辑工作,第二年他也进来做一部分事情,我们才有了谈话的机会。抗战后,书店负责人相继离去,剩下我们三四个人维持这个小小的事业。共同的工作增加了友情,我们一天一天地相熟起来。……圣泉生前貌不轩昂,语不惊人,服装简朴,不善交际,喜欢埋头做事,不求人知。他把朋友的意义解释得很严格,故交友不多。但是对他的朋友,他总是披肝沥胆地贡献出他的一切。……我对人说我了解圣泉,然而要是有人向我问起他的生平,他的家世,甚至他的年龄,我却无法回答,唯一的原因是我不知道。我认识的只是他的人和心,此外便是他的文章。”

        教鞭生涯中,陆蠡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文学创作,撰写了大量的散文、短篇小说,并进行翻译工作。1933年8月,25岁的陆蠡完成第一部文学作品——散文《海星》。这篇短章“犹如一颗玲珑剔透的海星珠贝,泛闪着清婉而凄丽的冷光。”海星的绚烂美好、纯真清新与结局的冷涩悲凉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璀璨的海星折射着孩子点点的珠泪,如梦如幻的追求化作了心底无尽的凄美。追求的痴情与现实的冷酷,使附着在孩子身上的意蕴多了令人可意会、可叹惋的人间现实的况味。1936年,《海星》正式出版。作品中稚嫩的果敢、少年般的无畏,奠定了其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和情感基调。

        此后,陆蠡经常在文化生活出版社《少年读物》半月刊上发表文章,以象征主义的手法,教育少年儿童要顽强地与社会上的恶势力斗争,冲破黑暗,迎接光明。因内容犯禁,被法租界当局强迫停刊。为表示抗议,陆蠡着手主编《少年读物小丛书》和《少年科学小丛书》,公开宣传抗日救国的进步思想。

        1938年3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他的第二部散文集《竹刀》(又名《溪山集》)。原书编成于1937年4月,即将付印时,正值“八一三”战事爆发,上海沦陷。在那个血与火、沉沦与觉醒、压迫与反抗、侵略与抗争构成主旋律的时代,《竹刀》象征着一把对抗黑暗和丑恶社会的利器,成就了一曲走向反抗的民众高歌。作品以故乡家山为底色,在“高岭终年住宿着白云”的美好安宁间渗透着山岭野气和清新的人情民风,就是这样一片远离现实的桃源仙境也逃脱不了现世罹难。厚钝的竹刀成为壮美的象征,也成为最有力量的苍茫中的慷慨,凄切中的狂愤,将陆蠡一腔热血的激进情感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1938年完成散文《囚绿记》,于1940年出版。全文结构新奇精巧,虚实相生,平中见奇,语言含蓄蕴藉,深沉厚重。作者借绿言志,在一株常春藤身上寄托着“绿是生命,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的向阳而生、蓬勃坚韧的生命状态,“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是爱国者的愿望表达,“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这种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民族情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时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追求自由光明的民族精神的赞美之情。作品发表后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而爱国精神无疑是串连起情感共鸣的纽带。李朝全在《散文百年经典·1917-2015》中对此文给出了高度评价:“绿色带给人们的总是一种愉悦的感受。作者如此地酷爱绿色,以至于将其囚禁于室内,欣赏把玩。正因为作者对绿叶有着如此炽烈之酷爱,才能领略到常人所不曾见识过的美、体验和感受,并从中悟出像常青藤一样生命总在不屈不挠地为生存而抗争的道理。而从那一枝不肯屈服于囚牢的绿藤,这个“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身上,作者更是联想到了抗日烽火、民族存亡,其寓意可谓深刻。因此,这,其实是一篇献给那些英勇抗战的民族志士们的赞歌。”余光中则在《囚绿记》中读出了率真感性的文艺美学风格:“感性散文写得最好的恐怕就是陆蠡了。他的散文独创在于断然割舍繁文杂念,而全然投入单纯的情感,务求饱满的美感。《贝舟》《囚绿记》《谶》等只从一丝萦念的线头,便会抽出一篇美丽而多情的绝妙小品来。陆蠡是散文家中的纯艺术家。”

        巴金写道:“可是圣泉一直没有消息。他就这样令人不能相信地失踪了。虽然他是一个视死如归的人,但他为什么必须死呢?他与其说是被捕,不如说是自首。……事实却是他那时和两个朋友守着书店,书店被抄去两卡车的书,他失去了踪迹。书店保全,他却不见了。”

        《天台县志》人物编里一篇600字左右的文字补全了巴金和朋友们在当时尚不知情也不愿接受的事实:1942年4月13日,(陆蠡)被汪伪政府拘捕,旋引渡至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日宪问:“你赞成不赞成南京政府(指汉奸汪精卫政府)?他毅然回答:“不赞成!”并痛斥日宪。日宪施以酷刑,他始终不屈服。7月,被秘密杀害。

        在巴金写这篇文章时,他的心底仍是存有一丝丝希望的,“一个崇高的心灵就这样不留痕迹地消失了,这是可能的么?我常常这样问自己。我知道,万一他还活着,万一他能看到我这篇短文,他一定会责备我:‘在中国有那么多的人在受苦,你们为什么只关心到我一个?’是的,在我们中国每天有千千万万人死亡,许多家庭残破,生命像骨头似地被随意抛掷。一个读书人的死活更不会有人关心。然而就在这样的中国,也有人爱理想,爱正义,恨罪恶,恨权势,要是他们有一天读到圣泉的书,知道圣泉的为人,明白他的爱和恨,那么他们会爱他敬他,他们会跟着我们呼唤他,呼唤他回来,呼唤那个昙花一现的崇高的心灵重回人间”。

        1942年,年仅34岁的陆蠡死于日寇酷刑之下。1983年4月,国家民政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1984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陆蠡集》。他翻译的作品包括俄国屠格涅夫《罗亭》、《烟》、法国拉玛尔丁《葛莱齐拉》和意大利作家科拉《赫森的前程》等。

        时隔多年,又一次在巴金《怀陆圣泉》中读懂了友人的叹惜与扼腕,在《囚绿记》中读懂了作者对象征着生命与自由的“绿”的祈盼。我们对陆蠡的怀念,就像遥望一颗早已消逝的流星,只能从他质朴天然的字里行间、对革命信仰的执着追求里追忆它划过天际时的美好。任何生怀希望的人都会像常春藤一样,不屈服于黑暗,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光明的追求。《竹刀》中挺身而出、杀身成仁的青年、《海星》里不舍昼夜想要摘星的少年最后都化作了天边的星星。陆蠡,无疑是其中最亮的那一颗。


        中共天台县委党史研究室(地方志编纂室)